茶余饭后(五)

福建英格兰vs美国实时比分

005最近读了一本名叫三宅贵男的日本人写的《你不懂茶》的茶书,有那么点意思。读着读着,发现自己的确不懂茶。

005

最近读了一本名叫三宅贵男的日本人写的《你不懂茶》的茶书,有那么点意思。读着读着,发现自己的确不懂茶。

这位日本爱茶人士在“前言”里写道:

“茶”是一种神奇的饮品。它能温暖身体,抚慰心灵,自然地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

作者悟出这话的背景,缘于他在中国的一次旅行。他在旅途中遇到了一位老大爷,给了他一杯茶(尚未泡好的茶叶,装在杯子里),要他泡了喝。两人言语不通,但通过一杯茶,他们瞬间就成了“朋友”。

这样的经历,想必在喜欢喝茶的朋友身上或多或少都有发生。所谓“口渴了喝水,心渴了喝茶。”大概是喝茶最接地气也最难参透的感悟。

甭以为只有日本人嗜茶如命。中国作为茶的故乡,中国人自然更懂茶的奥秘。同样嗜茶如命的英国人承认,最地道的茶有且只有中国人才能制得出来。日本人或许对日本茶道深感惊艳,但对中国茶人制茶的智慧更是深感敬佩。

我以为我“爆料”了我祖奶奶爱吃煮熟的茶叶的“怪癖”就是大逆不道,可我在最近读到的一些文字中发现,我国西南(以云南为最)地区一些少数民族,至今还有以茶为菜的传统习惯,是从祖辈那里继承来的。

茶,一开始原本就是嚼着吃的叶子,直到有一天,它不经意间掉入神农氏的“碗”(有人说是“锅”)里,才成了后人的茶饮。最为神奇的是,这片树叶它没掉到别的地方,偏偏掉入了有一张“透明肚子”的神农氏的“碗”里。神农喝下茶以后,还能看到茶水在肚子里的神奇变化……从此,大家伙儿不再嚼着吃茶叶了。

日本的抹茶,现在全世界特别流行,已然没人再过多关注抹茶的前世,只在乎今生是否纯有机。但是,三宅贵男还是承认,任何一种茶的老家都在中国;相较于龙井、碧螺春这些中国最为名贵的绿茶,日本茶是“重口味”,而龙井和碧螺春则有些“味淡”。

不管怎么说,茶对饮食文化的影响真是深入到全世界各个民族的骨子里去了,无论最开始的直接嚼着吃还是后来的泡饮,茶在饮界的统领地位一直没有发生改变。在我个人看来,茶真的是中国最拿得出手的“文化载体”,因为它很具有渗透力地影响了这个互不认同的世界。

茶,最初以“药”的面目示人。茶界最为乐道的故事,就是前人以茶治病的例子。比如说,龙井“医”好了清朝几个皇太后的痢疾,因此龙井茶也就成了贡茶。清朝的皇太后似乎都躲不过痢疾,晚清的慈禧就因为痢疾而一命呜呼,但是茶确实对她的人生产生了不小的影响,特以茉莉花茶为最有“底蕴”的营销故事,专门拿慈禧特别喜欢茉莉香片说事儿。慈禧未必真是离不开那一口,说不定她更看重的是茉莉花茶的美容养颜养生效果呢!

当然,在这之前,更“老”的茶叶就以药的身份在坊间流行,大名鼎鼎的六堡茶就在其中,只是它一直以来走了“茶船古道”南下的路子,因此在中国真正的茶市——北方——存在感较弱,而现在正在抬头,不知是有意炒作还是茶界好事。再好的“药”也不能天天吃,就连有着透明肚子的神农,估计也没有天天吃药。茶的出现,就把人们“见天儿吃药”的问题给解决了。不吃药可以,每天喝杯茶更可以。

茶菜我没吃过,但我也试着嚼过茶叶,一般的口感都是先苦后甜,特别像对应的人生真谛——先苦后甜。我也在茶园里尝过茶的鲜叶,味道有苦涩,涩,青涩,浅苦,有的反倒有股清甜,甚至香甜味道。我想,在西南一些省份的少数民族同胞看来,可以凉拌的茶菜,应该以鲜香为主吧!再次想起我的祖奶奶,那么喜欢吃茶叶,应该说是她老人家“尝到了茶叶的甜头”吧!

在三宅贵男的书里,他特别提到评价料理的几个词,其中有一个是“鲜”。评价料理,中文里有“鲜”这个说法,但英文里借鉴的偏偏是日语中的“鲜”(UMAMI)。类似这样评价料理的词汇,其实也可以用来评价茶叶。茶叶的“鲜美”,应该是从未吃过鲜叶茶菜的爱茶人的奢望。但愿我有机会能吃到这样的茶菜。

茶,无论长在茶树上的鲜叶,还是经过制茶大师的加工,最终都会保持特别的性格——先苦后甜。爱茶,更多也是爱那股子“茶性”吧?茶无论在树上还是被摘下来,它们的口感不一,变化多端,正如世间存在性格不一样的生物,既是造物主的安排,也是生物的造化。

中国这片伟大而又神奇的土地能拥有“一片神奇的叶子”,真可谓国人之幸,也是全世界爱茶人的幸运。如今,在世界各国的街头巷尾,想要找出一条没有茶饮的街道,估计比找个公厕还要困难。在星巴克席卷“饮界”之前,茶早已风靡了全球。

目光再次回到三宅贵男的作品上面。日本这个国家,跟我们一衣带水,曾经也是中国最为虚心的学生。但因为日本人扎实好研究的性格,使得他们连茶这种原本产于中国的植物,都能琢磨出自己特有的门道。只这一点,中国人就不能不反省。

我们现在很多人反过去研习的日本茶道,据说就是沿袭了宋朝人的饮茶习惯;日本人至今所谓“去点个茶”的说法,据说正是宋朝人“点茶”的茶道。而今天的中国人,尤其靠茶叶吃饭的一群人,偏偏又把中国茶道玩成了看似高雅、实则很难落地的“虚文化”——中国人需要反思的东西还真不少。

你看今天中国的茶馆,喝茶还是照样喝,但是那套所谓的茶道,真是够折腾。古人就说,人活在世间吃五谷杂粮不看脸色,但是用“六谷”兴许就要遭人白眼。什么是“六谷”?烟酒茶诸物,就可看作“六谷”,不养人,但很多人上了瘾就离不了。喝茶,可以喝,也可以不喝,但是一旦上瘾,你就很难离得开。

在一些场合,看别人抽中华,你眼馋,可是有些德行不到位的烟民,很可能就不会给你好几块一支的中华烟“解解馋”;你去某个地方喝茶,那些卖茶的或许也会给你脸色,你不买茶,像个大爷似的坐在那里,卖茶的也不乐意伺候你,除非很熟的熟人,否则,你看脸色是必然的事;你去酒场上,道理也是大同小异。

所以,中国茶文化想要对世界“饮者”产生些影响,个人认为中国茶道的影响力有,但不会起到决定性作用。有关这个话题,我们在后面继续讨论。

我还是推荐一下《你不懂茶》这本书,感兴趣的朋友不妨读一读,读后说不定能“若有所思”呢。当然,我们更应该思考的是,为什么中国传统文化中最有意义的东西,偏偏让日本人给继承了?我们不要去学习被西化以后的日本,因为我们正在经历,大家应该知道是个什么样子。假如你觉得我说错了,那么请你喝喝茶,败败火。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英格兰vs美国实时比分 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www.eagle1author.com/zimeiti/chawenguan/78174

(0)
上一篇 2020-01-23 15:09
下一篇 2020-01-23 16:02
中国茶文化

相关推荐

  • 小喜年:为什么平时泡茶不像茶叶审评一样泡5分钟、6分钟再出汤?

    为什么平时泡茶不像茶叶审评一样泡5分钟、6分钟再出汤?

    2022-03-12 茶文馆
    82
  • 经典《乌龙十八道》茶艺表演原创作者亲授班开课通知

      长达二十多年风靡茶艺界的《乌龙十八道》是很多人对于“茶艺”的第一印象,堪称经典。它是由六如茶痴林治老师1997年在武夷功夫茶的基础上创编而来的,后收录入大学教材《中国茶艺学》。林治老师还曾率领中国大学生茶艺团参加意大利米兰世博会,在世博会的晚会上亲自演示过这套茶艺。目前这套茶艺仍然广泛流传于长城内外,大江南北,经久不衰。

    2019-10-05 茶文馆
    435
  • 福鼎白茶茶具选用,最佳茶具——白瓷盖碗

      福鼎白茶是中国的历史名茶,是在中国历史上比较出名的茶叶,特别是最近几年,随着大家对于福鼎白茶的逐渐重视,使得福鼎白茶得到越来也多人的青睐,那大家知道福鼎白茶应该怎么冲泡吗?不知…

    2020-02-07 茶文馆
    440
  • 适合用紫砂壶泡福鼎白茶吗

      老白茶盖碗泡法老白茶干茶叶底以及第一泡茶汤     投茶:依盖碗容量大小而定,一般投茶量为盖碗容量的1/3,宁少勿多,少了可通过控制注水量来掌握浓度,多了则很难,也品不出什么色…

    2020-10-03 茶文馆
    620
  • 福鼎白茶制作工序

      福鼎白茶过去称为白毛茶、白毫茶等,主要以生产制作白毫银针和白牡丹为主,其成茶过程变化微妙,可讲究的门路很多。它的制作工序看似简单,对制茶技艺却要求很高。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下福鼎…

    2020-01-27 茶文馆
    423
  • 白毫银针和毛尖的区别

      在我们的身边,很多的人听到白毫银针,很多的人都会把白毫银针与毛尖茶傻傻分不清,但是事实上白毫银针和毛尖使两种不同的优质茶叶,两者之间是存在很多差异的,具体的区别如下!   白毫…

    2020-03-10 茶文馆
    815
  • 正常哪些人不能喝白茶

      白茶是微发酵茶,因制法独特,不炒不揉,成茶外表满披白毫,色泽银白灰绿,呈白色故称白茶。白茶要求鲜叶“三白”,即嫩芽及两片嫩叶满披白色绒毛,经萎凋、干燥等工序,形成了外形毫心肥壮…

    2020-11-09 茶文馆
    442
  • 白茶的制作过程与方法

      福鼎白茶传统的日晒工艺,给予了白茶鲜甜;悠长的时光岁月,赋予了老白茶陈味枣香。对于老白茶,人们常说“一年茶,三年药,七年宝”,这自有其中道理。这是因为随着时间的推移,老白茶内质…

    2020-04-28 茶文馆
    411
  • 一部《回望驼城》续写三百年前“茶叶之路”

      ”一是谨以此书纪念追忆常年往返于呼和浩特和新疆的驼工父亲,二是让更多人了解茶叶之路的重要意义。”日前,中国知名作家邓九刚在其新书《回望驼城》首发式上这样说道。

    2019-08-23
    432
  • 对大红袍生长有过贡献的名人

      对大红袍生长有过贡献的名人  能捱过岁月洗礼和历史碾压的事物,必定有过硬的底气,所以它们的生命显得悠长,似乎能从最初一直存活到几百年后的今天,甚至以后。当然最合理的解释便是在不同的年岁里,无论它们经过何种危难,总有贵人帮扶,这些贵人可以在战乱或贫穷时,依旧抢救、挽留它们,给它们存活下去的条件。大红袍便是如此,大红袍自古以来就有,纵使在遥远的古代,大红袍是贡茶般的存在,但该尊贵身份也不能使其免于遭受灭族危难,这危难来自全民抗日时期,好在有姚月明、吴觉农等茶学研究者,奋力抢救大红袍,这才给大红袍留下一线生机。还有一批人致力于大红袍文化的研究与传播工作,使大红袍有机会借助的生机重新扬名四海。纵观历史,对大红袍生长与文化传播有过贡献的名人不止一个,那这些名人都有哪些呢?他们与大红袍又有过哪些渊源呢?

    2019-11-02
    5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