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访云南茶人系列集(三):谁说普洱不产茶?——张顺高

福建英格兰vs美国实时比分

文/绿鸽子
  张顺高谁说普洱不产茶?   走进张顺高老师坐落在昆明北郊的小院,就像走进了一片小小的热带丛林。


文/绿鸽子
  张顺高谁说普洱不产茶?

  走进张顺高老师坐落在昆明北郊的小院,就像走进了一片小小的热带丛林。

  高大的橡皮树宽阔的绿叶为小院带来阵阵骄阳下的凉爽,攀爬蜿蜒在院栏上的山乌龟的叶片宛如一颗颗绿野之心。仔细看看,小院中竟还有十余棵长得枝繁叶茂的小茶树。张顺高一一指点给我们看,这棵是云抗10号、那棵是由普洱古树茶培育出的小苗,另一棵叶和杆都带有点紫色的,就是人们传说中的紫鹃!小小院落,因有了这些可爱的小茶树一下子变得与众不同起来了。来自不同地方、不同气候条件下生长的茶树,能在昆明都市里生长得这样的生机勃勃,那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情。不过,要知道院落的主人可是当年云南省茶科所所长,也许这就顺理成章了许多。

  让滇茶“表里如一”

  1933年出生在湖北的张顺高,自湖南农学院茶叶专业毕业后到云南茶叶科学研究所工作,他与云南茶叶结下了不解之缘。

  云南得天独厚的茶树资源是每一位茶叶研究工作者梦想的天堂。在云南的茶山茶海里,张顺高1961年发现勐海巴达野生大茶树,1963年他在湖南《茶叶通讯》发表了相关的考察报告,并主编了《西双版纳文史资料茶叶专辑》。

  67年代末,张顺高受命到非洲马里援建茶叶农场,任栽培组长,由于工作突出,被马里授予二等国勋。70年代张顺高又奔赴西非的上沃尔特(今布吉纳法索)考察种茶可能性,并担任该国茶树试种中国专家组组长。张顺高的夫人梁凤铭同是茶科所研究人员,在张顺高奔赴非洲的10年里,梁凤铭在繁忙的工作之余独自承担起了养育儿子的重任。这对相濡以沫的茶中伉俪把一生的情感与茶紧紧交融在了一起。后来,张顺高与梁凤铭联手共同撰写了《古生态学与茶树起源传播驯化的系统猜测》等多篇论文。其中,《古生态学与茶树起源传播驯化的系统猜测》一文早在1993年4月思茅举行的中国普洱茶国际学术研讨会暨中国古茶树遗产保护研讨会上与国内外学者专家就进行了交流,受到了茶学界的热切关注。

  张顺高一直勤勤恳恳地致力于云南茶叶研究工作,走遍了云南的山山水水。一篇篇茶学论著是他心血的结晶,也是云南茶叶发展历史上一座座重要的里程碑。

  谈到当下云南茶业的发展,张顺高认为,云南茶文化元素非常的丰富,但人们还没有好好完全地把它研究透;云南的茶品质很高,但缺乏文化方面的推动。针对云南茶叶在国内、国际茶叶市场一直处于低价位的问题,张顺高提出了:“让滇茶表里如一”的观点。他说:由于传统上认为云南茶叶价格就是低,以及人们对云南茶叶的文化性意识不强,造成了云南绿茶、红茶价格上不去的局面。但他同时认为,云南茶叶价格低也是一种竞争优势。而对于茶文化意识的加强,就需要加大对云南茶叶的宣传,发掘其不曾被人们认识和了解的文化内涵,让滇茶“表里如一”才能让云南这个茶叶原产地得到充分的发展。

  “文化是茶的生命力”,正是这一信念促使着张顺高不断为云南茶文化的发展而努力。2000年,张顺高与张芳赐、王树文、何仕华等一群志同道合的云南茶界老专家和学者们共同创办了昆明民族茶文化促进会。2002年,促进会正式挂牌成立,举办了多项茶事活动,促进了云南民族茶文化的发展。

  还普洱一个说法

  2005年12月7-9日,由中科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云南农业大学、云南省农科院茶叶研究所、中国普洱茶研究院、思茅市商务局等单位专家组成的古茶树考察鉴定组对普洱县宁洱镇白草地豹子洞、宽宏困鹿山、梅子乡永胜村罗东山的野生大茶树和古茶园进行考察。张顺高是这次考察小组的组长,组员都是云南茶叶界赫赫有名的老专家们。

  古茶树生长的地方大多山高林密,有的地方就根本没有现成的路可走。车开不进,连马也爬上不去,只能自己用手抓住垂落的藤蔓一点点爬上去。下过冬雨的地面滑湿非常,稍不留神,便会滑倒。张顺高笑着告诉我们:蔡新教授滑倒过,何仕华老师也滑倒过。徒步9个小时后,来到野生茶树群落中最大的那棵茶树下时,大家不禁相视而笑了,每个人都是一身的泥和水。

  经过实地调查采访,这次在梅子乡永胜村罗东山发现的野生茶树群落中的5号野生大茶树为乔木,树高14.75米,树幅14×12.8米,最粗分枝围2.34米,从叶面、叶基、叶质、叶齿、花冠、花瓣、果分析,属大理茶种。罗东山野生茶树群落茶树密度高,生态环境优越,生长旺盛,是最具典型性的野生茶树群落。经生态环境评估并与其它古茶树比较分析,树龄约为1800年,是迄今为止所发现的最古老的大理茶种茶树。在最靠近野生茶树群落的村庄里,考察小组还找到了当地少数民族的先民们制茶留下的痕迹。这一发现让他们惊喜万分,因为这不仅将证明普洱有着野生茶树群落,还进一步证明了当年普洱县拥有制茶的悠久历史。

  在宁洱镇宽宏村困鹿山,考察小组发现了一片栽培古茶树,树龄至少有400年以上的历史。在普洱县城的清真寺里,有一棵树龄达400年的栽培型大理茶种古茶树,这是现今人们在城市里能看到的古茶树。由此而知普洱县历史上不仅是普洱茶的集散地,而且是普洱茶重要的原产地之一。这对多年来流传着的“普洱是云南南部产茶区的茶叶集散地,当地其实不产茶。”的说法,是一个科学的否定。考察小组最后认为,普洱县处于茶组植物种质资源起源中心范围,普洱也是古普洱茶的原产地。

走访云南茶人系列集(三):谁说普洱不产茶?——张顺高

  面对这“承丰壤之滋润,受甘霖之霄降”的大自然恩赐的绿色宝库,张顺高和老专家们感概万千:普洱县的野生茶树整个群落生长于原生的自然植被中,而且如此保存完好,未受人类破坏,生物多样性极为丰富,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和保护价值,是珍贵的自然遗产和生物多样性的一个活基因库,在人们发展茶叶生产的同时,应该竭尽全力地保护好它们原有的生态环境。这是一位位老茶人的肺腑之言,也是天地间矗立千年的古茶树们与人间的一次温暖对话。

走访云南茶人系列集(三):谁说普洱不产茶?——张顺高

  2007年春,张老师和昆明民族茶文化促进会专家一起考察昔日的皇家茶园—-困鹿山古茶园,在古茶树下,我抓拍下了这张照片。记得那一年春天干旱,茶叶发的并不好,且有采摘过度的迹象,老专家们都很心疼。

走访云南茶人系列集(三):谁说普洱不产茶?——张顺高

  80年代在少数民族地区指导茶园建设。

走访云南茶人系列集(三):谁说普洱不产茶?——张顺高

  在茶协聚会上,张老师挥毫赋诗。在他身后的老人,是昆明茶厂的老员工,也是一位事茶40多年的老茶人。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英格兰vs美国实时比分 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www.eagle1author.com/zhuanti/82829

(0)
上一篇 2019-10-02 03:28
下一篇 2019-10-02 08:06
中国茶文化

相关推荐

  • 海南屯昌321斤标签标识不合格茶叶被下架退市

       7月25日 讯:为进一步规范茶叶市场经营秩序,消除食品安全隐患,近日,海南省屯昌县食品药品监管局开展了为期半个月的茶叶经营市场专项整治行动,下架退市了标签标识不合格的茶叶321市斤。

    2019-07-02
    454
  • 苏东坡精茶道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这是北宋大诗人苏东坡《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的名句,虽是咏三国时代的周瑜,不过以苏东坡的纵横才气,豪放洒脱,更称得上是千古风流人物。     东坡可…

    2019-12-06
    428
  • 网售“柏林药业”壮骨茶为假冒 正规已过期

    原标题:假冒“柏林药业”网售壮骨茶

    2019-05-06
    682
  • 茶农戴向阳网上卖茶记:诚实守信美名扬

        【福建白茶网 资讯】记者采访戴向阳时,他第一句话就提到了网络。他说,广丰县经营茶叶店的吕女士通过网络定购了50斤特供茶,刚从县邮政托运中心寄走。赋春镇长溪村每年有3000多斤名优茶,都是他通过这样的方式销往全国各地……

    2019-08-23
    425
  • 李德洪:茶山群众的领路人

      李德洪(左一)在三七种植基地和群众交流经验  致富带头人  “你看看这一棵,长势就很好,明天这一片可以再浇点水。”日前,记者见到隆阳区杨柳乡茶山村党总支书记李德洪时,他正在重楼种植基地和技术人员一起查看重楼苗长势情况。近年来,李德洪带头种植经济作物,种植重楼苗7亩共7万株,种植三七6亩,他把传统的玉米地变成了中草药基地,成了茶山村脱贫致富的领路人。

    2020-01-05
    383
  • 邹家驹专栏:重解《斗茶图》「学术创新」

      【编者按】邹家驹先生在茶业复兴共同体教育项目丽江游学中讲到此处时,小伙伴们都惊呆了,这不但是颠覆了茶业史上的认知,甚至对中国绘画艺术史的固有理解都提出了挑战,唐代画家阎立本的画,将艺术的故事打开了新的路径。而茶业历史是否需要重新去梳理,是所望于茶史学者斟酌。

    2019-11-02 茶专题
    365
  • 台湾茶人登陆倡“茶修行”

      老石砖、古木清幽、淡淡茶香弥漫在若有若无的乐曲中。在厦门“原色茶陶”的茶室里,资深茶人、台湾“中华茶联高雄茶艺促进会”理事长冯文炫邀晨报记者细细品茶,慢慢道出他20多年的“茶味…

    2019-12-25
    465
  • 周云川:什么是好的普洱茶?

         周云川讲述“什么是好的普洱茶”     从前,提起普洱茶,茶客们心中都会有一种感觉,水深。在不少茶客看来,普洱茶有着太多的“门道”,生茶、熟茶、纯料、拼配、古树、山头………

    2020-02-17
    555
  • 我为普洱“邪”—茶人黄刚访谈

    我为普洱“邪”—茶人黄刚访谈  文/黄素贞  在北京的普洱茶界,有一个叫“京茶东邪”的人物,他就是黄刚。他说他从喝到第一杯普洱茶开始,自己的一生都无法抵御普洱茶的诱惑,他的“邪”都是普洱茶惹的祸。从一名军龄20年,具有中校军衔的转业军官,到一个对普洱茶如痴如醉的茶人,黄刚常会做出一些让人觉得邪乎的事情:他会因为得到一片好茶而大哭一场;他会拿价值不菲的老茶来培训自己茶馆的员工;他会在普洱茶最低迷的时候提着自己的行头奔走于全国各地开办普洱茶讲习班——“黄普茶校”;连邮件附件都不会发的他却能把自己的博客经营得风生水起,几乎日日更新,日日有看点,点击率超过50万。他笑称自己还会“就这么邪下去”……
           

    2019-10-11
    811
  • 云南民国茶人之—范和钧

      云南民国茶人之—范和钧  范和钧(1905-1989),江苏省常熟人。早年留法勤工俭学,归国后在上海商检局工作期间,深入茶叶产区考察研究,与吴觉农先生合著《中国茶叶问题》一书。1939年春,范和钧与张石城从缅甸景栋绕道到云南佛海考察取得样茶后,取道思茅普洱返回昆明作汇报建议。同年冬天,云南中茶公司决定在佛海创办试验茶厂,委任范和钧为厂长,茶厂开办费定为5万元。

    2019-10-12
    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