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恒:建水紫陶行业为何发展如此迅速?

福建英格兰vs美国实时比分

每座城都有它的骄傲,建水也不例外。

谢恒:建水紫陶行业为何发展如此迅速?

每座城都有它的骄傲,建水也不例外。

从2004年的7家陶艺作坊,到2006、2007年的30多家,到2008、2009年的70多家,到2015年年底的560多家,再到2016年的993家,目前还在快速增加中。建水紫陶正在发生着难以想象的变化。

许多人为此作出了太多努力,比如2000年申报了建水紫陶地理证明商标,比如2004年成立紫陶研究会,比如2007年申报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还比如2009年参加杭州第九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博览会……正是这一步步的努力,让建水紫陶重放光芒,再次成为这千年古城名副其实的骄傲。

谢恒:建水紫陶行业为何发展如此迅速?

建水古城雄镇东南,历史悠久。在距今一千二百年的唐元和年间,雄踞南滇的南诏王朝在一个被称为“步头”的水泽之滨修筑了一座名为“惠历”的古城。“惠历”是当地彝语的直译音,汉语将其直译为“建水”。“建”字在古汉语中有“大”的含义,“建”“水”二字相连为“大水”之意,“建水城”是彝语直译的“大海子边的寨子”。这就是建水得名的初始。

谢恒:建水紫陶行业为何发展如此迅速?

这座千年古城,以它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孕育了闻名中外的建水紫陶。曾经的碗窑村也变成了现在耳目一新的建水紫陶街。走在古城,走在紫陶街,陶艺工作室鳞次栉比,谁能想到这样的繁荣景象,是在2004年只有7家陶艺作坊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座古城,必定不止一种文化。能够流传下来的少之又少,能够再次繁荣昌盛的更是凤毛麟角。

谢恒:建水紫陶行业为何发展如此迅速?

从20世纪50年代至21世纪初,建水紫陶走过了一条漫长而坎坷的创业之路。在五十年的历程中,建水紫陶虽然因为汽锅的荣誉和建水制陶艺人对建水陶艺的忠实守望曾经红火过一时,但历史还是把受体制和地域等多种因素束缚的建水紫陶遗忘在了滇南的边陲之地。

谢恒:建水紫陶行业为何发展如此迅速?

计划经济时代,手工作坊改为国营,建水陶主要用来制作生活日用品,因其本身装饰特色无从施展,建水陶也随之淡出省外。即便在那个时期,建水陶制作的汽锅等生活类陶具还是有着不错的销路。但数十年的流水线生产还是让传统工艺走进濒临失传的边缘。

谢恒:建水紫陶行业为何发展如此迅速?

随着建水紫陶在各类大舞台上的亮相,吸引了大量外来陶艺家的加入,建水开放欢迎的态度,让他们愿意在这里落地生根。就像谢恒老师说的,“让他们有家的感觉。”这种胸怀,与建水紫陶承载一切艺术形式的包容性不谋而合。也正是这种海纳百川的态度,才有了今天丰富多彩的阴刻阳填。

同时,如向炳成这样的老陶厂的一些技师相继外出创业,富有活力的小作坊生产和企业运营开始喷薄而出、如火如荼。外来陶艺家艺术家的加入,本地技师的奋发图强,在内外结合的人才机制配合下,建水紫陶的发展犹如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谢恒:建水紫陶行业为何发展如此迅速?

随着云南以普洱茶为龙头的茶产业异军突起,建水紫陶似乎嗅到了契机。因云南茶具泡云南茶原汁原味、建水紫陶存普洱茶保香保质,建水紫陶赢得了不少消费者的青睐,借此东风,获得了快速发展。

现在,走进省城昆明的各大茶叶批发市场,除了各类茶品,琳琅满目的建水紫陶茶具随处可见。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标志。建水紫陶街,若干年后或将成为这座古城新的文化地标。

云南陶艺家谢恒简介

谢恒:建水紫陶行业为何发展如此迅速?

谢恒,男,现任建水县人民政府副调研究员;建水县紫陶研究会主席;高级工艺美术师;云南省书法家协会理事;云南省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工艺美术协会美术陶瓷分会理事;云南艺术学院特聘教授;红河学院特聘教授;云南工艺美术行业协会工艺美术系列高评委委员;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中国传统工艺全集·陶瓷卷》“建水紫陶”章节的特约撰稿人;建水紫陶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材料撰稿人;云南首届“陶醉中华·彩云之陶”艺术节——“宜兴紫砂与建水紫陶对话”高峰论坛建水紫陶的主讲人。

1957年8月出生于云南建水,祖籍广东大埔。壹九七六年参加工作,曾任建水县食品公司职工、建水县百货公司经理、建水县商业局副局长、局长、党委书记、建水县体改委副主任、建水县文联主席、建水县人民政府副调研员等职。

1998年因负责建水县工艺美术陶厂体制改革而发现被封尘已久的建水紫陶,从此与建水紫陶结缘,并一直致力于建水紫陶文化历史的研究推广和建水紫陶文化产业的培育发展。2004年发起组建建水县紫陶研究会,编著《建水紫陶》画册,编著有《建水紫陶》、《建水紫陶传统制作工艺-云南省民间工艺陶瓷类大中专试用教材》《红河根艺》《往事越千年》《韩先成书画集》《云南画家画红河》等专著或画册;多件书画和紫陶作品在国家、省级展评中获奖,其中,2007年11月,紫陶作品《博古瓶》获“中国第四届工艺品博览会”《中国创造、民间文化品牌——珍贵艺术品》荣誉;2008年,紫陶作品《红玉兰》获云南省美术家协会主办的“云南省首届陶艺作品展”银奖;紫陶作品《长联瑞鸟梅瓶》获云南省文产办、云南省文化厅、云南省工艺美术行业协会主办的“云南省第二届‘工美杯’工艺美术精品大赛”金奖;2009年3月,紫陶作品《水仙画插》入选参加由云南省美术家协会与韩国光州在韩国举办的文化艺术交流活动;紫陶作品《风起云生稻花香》获“第三届向逢春杯紫陶作品大赛”金奖;紫陶作品《梯田小口天球梅瓶》获2011年云南省首届陶瓷艺术作品大奖赛暨爱心捐赠活动金奖;紫陶作品《霞飞坝达》获“2013年中国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金奖;紫陶作品《雾起深谷》获“2013年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博览会”特等奖;紫陶作品《长联瑞鸟梅瓶》被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云南省代表选赠给云南代表团下榻的北京国谊宾馆;多件紫陶作品被云南省委大楼、云南海埂会议中心收购;多件陶艺论文在国家、省级刊物上发表;编著有《建水紫陶》《往事越千年》《建水紫陶传统制作工艺》《千年建水紫陶》等专著,被誉为“当代建水紫陶领军人物。”(作者: 亥小猪,来源:云陶文化,部分文献参考千年建水紫陶)

关于白茶冲泡,保存等知识,请加福建白茶网高级评茶员个人微号:dfdf3418 交流学习。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英格兰vs美国实时比分 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www.eagle1author.com/xueyuan/chaju/12433

(0)
上一篇 2019-08-18 12:07
下一篇 2019-08-18 12:43
中国茶文化

相关推荐

  • 紫砂壶养不出来,可能跟这些因素有关

    正是因为紫砂壶在日常的泡养中不停的变化才吸引这么多的紫砂壶爱好者的追随,这种不停的变化过程我们称之为养壶。不少壶友在养壶的过程中很迷惑。为什么我的壶怎么都养不出来,或者变化的速度很慢。

    2019-09-02
    536
  • 承上启下的元代茶具

    元朝是由蒙古族建立的政权,习惯马背上生活的蒙古族人在建国之初基本上延续了本民族的习俗,以饮酒为主。政权统一后,统治者虽然把原来南宋统治下的臣民列为政治地位最低的“南人”,但为了便于统治,元朝政府也不得不被动接受儒家文化。

    2019-10-31
    523
  • 原矿紫砂壶也有瑕疵?

    有些壶友买壶时,看到壶的表面会有些瑕疵,就觉得这个壶不是紫砂壶。如果你也这么认为的话,那么你就大错特错了!

    2018-08-28
    323
  • 这是一篇写给紫砂壶初学者看的知识科普文

    经常会听到一些紫砂初学者说:最正宗的紫砂壶应该是紫色的。资深的壶友可能觉得这个观念挺好笑的,我可以说当前还有很多人会这么认为。其实紫砂俗称五色土,有红泥、绿泥、紫泥、段泥等等,不同的泥料含有的天然成分不同,所以烧制出来的颜色也不同。而且除了上面这几种原矿泥料,还可以用各种不同的紫砂原矿调配出很多不同的泥料。一把紫砂壶的泥料可以用几种不同的紫砂矿料调制而成。另外也有铺沙,绞泥等工艺,也会形成不同的视觉效果,这里就不再展开了,下面还是来分享一些比较常见的认识误区。

    2019-06-19
    344
  • 紫砂壶口盖漏水,是不是质量问题?

    多数壶友手上都不止一把紫砂壶,在这众多紫砂壶中,也许就有那一把紫砂壶会出现这种情况:泡茶时,壶口盖漏水厉害。

    2019-03-08
    1.3K
  • 建水紫陶的工艺及文化艺术

    建水紫陶集书法,绘画,雕刻,镶嵌,烧制,磨光等工艺于一身,是中国民间艺术中的一朵奇葩。建水紫陶的装饰图案与造型,是我国四大名陶中最为丰富多彩的。

    2020-03-26
    318
  • 六大茶类应该如何搭配茶具冲泡

      中国是茶的故乡,也是茶文化的发源地。中国茶的发现和利用已有四五千年历史,且长盛不衰,传遍全球。而喝茶最重要的是“品”,好的茶也需要配上好的茶具…

    2020-02-25
    470
  • 建水紫陶会消失吗?

    2008年6月,建水紫陶被国务院列为国家级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很多爱陶把这件事当成一种荣誉,一种荣耀。诚然,这是对建水紫陶文化价值的一种肯定,一种赞同。但除此之外,从“遗产”、“保护”等字眼,我们其实可以看到一种文化的脆弱性。

    2020-04-21
    290
  • 我国茶具的历史奇闻

    中国人爱喝茶,饮茶必有器,喝茶人都讲究茶具精致。从传统的品茗文化而言,茶具不仅仅是一种盛放茶汤的容器,而且是整个品饮艺术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2019-08-01 茶器茶具
    329
  • 紫砂泥料为什么要陈腐?

    (图来源福建白茶网图库)紫砂泥料为什么要陈腐?陈腐究竟有什么好处?

    2018-07-27
    3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