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金板桥镇:荒地种茶叶 致富路更宽

福建英格兰vs美国实时比分

  近日,记者走进织金县板桥镇白果村茶叶培育基地大棚,看到村民们正在利用冬季的自然温度对茶苗进行“炼苗”。所谓“炼苗”,就是把培育大棚尽可能地敞开,使棚内温度无限接近室外温度,让“温室”里的茶苗得到自然温度的“锻炼”,借此提高移栽的成活率。
织金板桥镇:荒地种茶叶 致富路更宽

 
  昔日荒山土坡变茶园
 
  “目前我们镇上茶苗种植成活率90%达以上。”板桥镇组织委员李玉杰说道,恒大集团在板桥援建了108栋茶叶育苗大棚,占地150亩。同时,板桥镇配套建设了水、电、路等“三通一平”工程,让项目实施实现了“拎包入住”。据介绍,板桥镇在恒大集团援建的蔬菜大棚的基础上,以“龙头企业+公司+党支部+基地+农户”的运作模式,引进贵州乌蒙利民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投资1500万元,实施6600万株茶树育苗项目,主要育种奶白茶、“黄金芽”和“白叶一号”等品种,为全镇种植茶树提供种苗,实现就地育苗、就地栽植,不仅减少了苗木运输成本,还有效地延长了产业链。
织金板桥镇:荒地种茶叶 致富路更宽
 
  育苗大棚远景
 
  “我这一背篼茶苗大概有2000株,能种1亩左右面积哩。”背着一篼茶苗往种植基地走的白果村村民刘志群说道,白果村以前长满野草杂木的荒山偏坡石旮旯,现在全部种上了茶苗,完全变了样。记者跟着刘志群来到种植基地,几十名务工群众正低头忙碌,有的清除杂草灌木、有的挖坑放苗、有的扶苗覆土,好不热闹。正在挖坑种苗的白果村村民张青元种了一辈子的传统作物,对传统种植收益了如指掌。“一亩地可收包谷600斤,洋芋300斤,价值在850元左右,起早贪黑不说,减掉劳动力收入就是‘除了锅巴没有饭’,基本没什么赚头。”
织金板桥镇:荒地种茶叶 致富路更宽
 
  育苗
 
  因为传统种植经济效益不好,难以“养家糊口”,当地青壮年劳动力纷纷选择外出务工,原本的偏坡石旮旯破碎地块被弃耕多年,变成了名符其实的撂荒地。而今,张青元家几亩土地全部流转建了大棚,每年每个大棚可拿到2500元的保底分红,老俩口在基地务工每天每人还有80元收入。“种了一辈子庄稼,现在改种茶叶一点没感觉到累,几十岁了还有工资领,这种好事在哪里找哟。”张青元对栽种茶叶很是支持。
织金板桥镇:荒地种茶叶 致富路更宽
 
  育苗
 
  “种植茶叶第三年亩产40斤茶青,每亩收益2400元,第四年亩产茶叶产量可达80斤,第五年亩产茶叶能够达到160斤,第六年及以后每年茶叶亩产将在200斤以上,每年每亩茶叶管理成本约为2000元,每亩茶叶收益可达12000元以上。”白果村茶叶种植基地负责人李贵秀一边指导村民种植茶苗,一边介绍茶叶的经济效益。高山云雾出好茶。近年来,板桥镇聚焦产业发展促农增收难题,通过细致的调查研究,根据“海拔落差大、立体气候明显”等土地资源实际情况,明确茶产业作为全镇优势主导产业。
织金板桥镇:荒地种茶叶 致富路更宽
 
  “黄金芽”茶叶
 
  “由公司负责提供种苗、技术指导、茶叶回收和资金担保等,解决了群众资金困难无力购苗和难寻销路的后顾之忧,有效激发了群众参与种植茶叶的内生动力。”李贵秀说,得益于政府的鼓励与支持,白果村茶叶种植基地快速发展到300余亩,直接带动贫困户108户实现年收入14万余元,可解决临时性就业6000余人次。基地带动了当地妇女就业100余人,带动400余户农户增加收入100万余元,基地也因此被评为贵州省巾帼就业示范基地。茶产业唤醒沉睡土地,穷山沟变身致富宝地。板桥镇通过点面结合、多元种植的发展模式,鼓励和支持有种植技术、有经济实力、有创业激情的种植大户,以不低于300元/年/亩的标准流转农户土地,并为村民提供就业岗位,以每天80-100元的务工收入增加群众收入。截至目前,该镇由各村党支部牵头,建设200亩以上规模的村级示范点13个;引进茶树种植企业9家,全镇茶树种植面积发展至5000余亩。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英格兰vs美国实时比分 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www.eagle1author.com/xinwen/toutiao/72684

(0)
上一篇 2019-12-25 21:59
下一篇 2019-12-25 22:47
中国茶文化

相关推荐

  • 全国政协“茶马古道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调研综述

    茶马古道,由四川雅安、云南普洱而起,一路向西到达西藏拉萨,最后通到不丹、尼泊尔和印度,其中又有多条支线,分布于四川、贵州、云南、西藏、甘肃、青海6省区,是一条庞大的线性非物质文化遗产。在这条路上,留存着众多珍贵文物古迹和活态传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2019-07-21
    373
  • 雅安市本级“雅安茶工”劳务品牌培训项目开班

    7月16日,雅安市本级2019年劳务品牌中级评茶员培训在名山区茅河乡开班,来自当地的50名农村劳动者将参加为期15天的系统培训,这50名学员多为当地的茶农、茶叶加工制作人员,他们通过学习茶叶加工理论、茶叶感官审评基础、茶叶感官审评基本流程、茶叶审评术语、六大茶类审评等相关评茶知识,掌握评茶员的实用技能。

    2019-08-12
    350
  • 贵州遵义凤冈:2020年已出口茶叶240吨

      摘要:贵州省遵义市凤冈县,大力发展茶叶产业,2019年茶叶产量达5.7万吨,出口茶叶1890吨,出口金额达5933.1万美元,2020年以来出口茶叶240吨,出口额8000万元…

    2020-05-20
    683
  • 日照市茶产业发展扶持政策试行办法实施

    4月25日 讯:近日,日照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通知,为加快日照茶产业发展,保障产品质量安全,提升日照茶叶品牌形象,加快日照茶产业转型升级,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制定《日照市茶产业发展扶持政策试行办法》。今年,市、区县财政安排茶产业发展扶持专项资金5300万元,其中市财政安排3000万元,区县财政安排2300万元。

    2019-08-24
    672
  • 普洱茶小镇建设持续推进

    神州茶网5月9日 讯:疫情防控工作开展以来,普洱茶小镇在严格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及时抢抓黄金施工季节,安全有序组织复工复产。日前,记者在普洱茶小镇项目一期工程千茶湾施工现场看到,大型机械隆隆作响,塔吊机不停运送钢筋材料,260多名施工人员紧张有序地忙碌着。

    2020-05-09
    533
  • 2020年“春季饮茶”消费趋势出炉:花草茶成交排名第一,00后都注重养生了

      【导读】京东发布《“春季饮茶”消费趋势》,为大家呈现了茶叶消费市场的发展脉络,也为茶企茶商开拓消费市场提供了参考依据。     进入四月,正是大量春茶新品上市的时节,令人期待的…

    2020-04-10
    514
  • 普洱加大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申遗宣传力度

    神州茶网7月8日 讯:为切实加强景迈山的保护和管理,营造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的浓厚氛围,普洱景迈山古茶林保护管理局在景迈山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宣传培训活动,不断提高广大群众的申遗意识,引导群众自觉参与申遗工作。

    2020-07-08
    305
  • 茶旅融合促“中国黑茶之都”时尚升级

      春日的阳光下,湖南安化县的36万亩茶园青翠欲滴。成百上千的游客自驾车前来观景、采茶、品茶,体验厚重的梅山文化。每天,这里的茶园、茶厂和茶民宿,都有“网红”进行网络直播。

    2020-03-27
    311
  • 安溪秋茶采制过半产量下降 高端茶价格上扬遭抢购

      寒露至,秋茶香。记者昨日从茶乡安溪获悉,当地秋茶采制已完成50%,虽然产量预计较去年同期减少约20%,但高端茶价格上扬,好茶抢购现象在不少乡镇出现。     昨日下午,记者来到…

    2019-10-09
    348
  • 茶叶流通体制及其政策演变三个阶段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大为高涨,尤其是1985年国家对茶叶实行了多渠道经营、市场价格放开和自由购销的政策后,刺激了农民种植茶叶的积极性,茶叶产业进入了快速发展的阶段。紧接着2001年,中国加入WTO后,把茶叶产业全面推上了国际竞争的舞台。本部分通过回顾我国茶叶流通体制及其政策的演变,旨在分析中国茶叶流通的变化及规律,对未来中国茶叶流通作了进一步展望。
       
      茶叶流通体制及其政策演变大致可分三个阶段。
       
      (一)1949年-1952年,自由购销到政府垄断经营的过渡时期
       
       这一阶段茶叶在市场中是自由购销的,当时茶叶经营的主体有私商,也有政府部门。1951年春季,茶叶产区的供销社按照全国合作总社与中央贸易部门签订的协议书要求,广泛地与农民签订茶叶预购合同。1952以后,茶叶的预购工作主要由国家委托供销合作社进行,1952年全国供销合作社代购茶叶占全部收购额的56.1%.
       
      (二)1953年-1984年,供销社与商业部门的计划管理时期
       
      我国政府在20世纪50年代初期开始对私营茶商进行社会主义改造。1953年以后,国家规定茶叶等重要商品及出口物资只准国营专业公司或委托供销合作社统一收购,非指定单位一律不准收购。1957年国务院批转中华全国供销合作社《关于当前茶叶收购工作的报告》中指出:"在国家收购期间或没有完成国家收购任务之前,任何私人不得进行收购和贩运,农业社和农民也不得把茶叶拿到市场上去销售。农业社和农民在完成国家任务后,可以将自己留用的茶叶拿到市场上去出售。"1958年11月I9日《国务院关于农副产品、食品、畜产品、丝绸等商品分级管理办法的规定》将茶叶列为中央集中管理的重要商品,茶叶调拨、内销和出口由商业部门管理。1961年1月27日,针对农副产品收购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中共中央发布《关于目前农产品收购工作中的几个政策问题的规定》,明确提出把农副产品分为三类,分别实行三种收购政策(即统购、派购、议购).其中,茶叶列为第二类物资,实行派购政策,执行国家规定的价格。这段时期,尽管茶叶流通管理的具体归口部门有所调整,但茶叶作为国家计划收购的二类物资政策一直保持到1984年。

    2019-08-08
    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