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山行:勐库,在西半山深处遇见懂过

福建英格兰vs美国实时比分

懂过在勐库西半山的深处,面对着终日云遮雾缭的邦马大雪山。曾经,这里是个纯粹的拉祜族村寨,而今几乎被汉族人占满。拉祜人和汉族人先后在这片山地栽下一棵棵茶树,为懂过奠定下了扎实的茶业基础。

茶山行:勐库,在西半山深处遇见懂过

懂过在勐库西半山的深处,面对着终日云遮雾缭的邦马大雪山。曾经,这里是个纯粹的拉祜族村寨,而今几乎被汉族人占满。拉祜人和汉族人先后在这片山地栽下一棵棵树,为懂过奠定下了扎实的茶业基础。

有些传奇色彩的小谢

勐库的地形用最简单的一句话来概括,就是两山夹一河。北南走向几乎从辖区中间川流而过的南勐河,从地理上将勐库划分为了东西两部分,由此东部的马鞍山被称为东半山,西部的邦马山自然地被称作西半山。在这两座山上,分布着无数大大小小的茶园,集中了双江县80%左右百年以上的古茶园。

勐库是个有些奇特的普洱茶产区,普洱茶树种中的勐库大叶种,就是因为主要生长于此而被命名的。百年以上古茶园中生长着的古茶树,大多都是勐库大叶种茶。而这些茶树因为生长环境的不同,呈现给我们的是不同的滋味和口感。

早几年,勐库茶区以东半山较为出名,比如坝糯、忙蚌、亥公、那赛等等,都是勐库较为有名的山头。近年来随着冰岛、大户赛、小户赛等茶山的异军突起,西半山的名气远远超过了东半山,以至昔日声名在外的东半山,反而显得有些落寂了。4月间再次到勐库,我们将采访的目标锁定在西半山深处一个名叫懂过的地方。

茶山行:勐库,在西半山深处遇见懂过

大早,小谢就开着皮卡车从邦骂出发到县城接我们,然后又载着我们穿过勐库镇向着懂过驶去。据说在整个勐库茶区,除了去小户赛的路外,就属懂过的路最难走。果不其然,虽然道路不久前刚被整修过,但从去往冰岛主路上的一小条分支岔路口左转不远,就因夜间的一场雨使得一些路段变得泥泞不堪。

二十多岁的小谢是土生土长的双江人,家就在县城附近的一个村子里。一眼看上去有些憨厚的他,其实是个爽朗而又有些内涵的人。熟悉起来后,一路上小谢边开着车,边给我们讲他那颇有些传奇色彩的经历。包括初中毕业后十五六岁就去闯上海,刚出火车站钱就被偷了一干二净,然后在上海火车站靠跑腿打零工生活了一周多,攒到仅够的路费后跑到南京打工。两年后又被初中女同学骗到西安落入传销圈子,然后与传销团伙斗智斗勇,并躲过了传销团伙在火车站的围堵安全地回家。说这些往事的时候,小谢的语气有些平缓,却让我们听得一愣一愣的,仿佛是在看一部跌宕起伏的电影。

茶山行:勐库,在西半山深处遇见懂过

小谢是张鹏的好兄弟,帮张鹏管理着在勐库茶区冰岛、懂过、大户赛等村寨的初制所,以及建在邦骂的茶厂。我问小谢,现在回忆起这些精彩的人生经历有什么感触?不曾想小谢却淡定地说,当时只是想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其实还是自己的家乡好,要发展事业还是在家乡才好发展。所以现在就只想着好好跟着张鹏学做茶,希望以后能按自己的要求做出自己满意的好茶来。

说话间,车子一个转弯,尽管前面还是山,视野却明显地开阔起来。小谢指着左手边山梁上的一个村寨说,那里就是大户赛,更远处那座高高的大山就是邦马大雪山!从直线距离看,懂过大寨与大户赛其实很近,山梁对着山梁,寨子对着寨子,目测绝对不超过一千米。不过小谢说,大户赛在另一座山梁上,两个寨子虽然隔得很近但没有直通的路,得从还没到懂过岔路口的另一条岔进去,所以开车还是挺远的。继续以缓慢的速度前行不远,我们来到了懂过大寨。

爷爷辈的单株概念

懂过坐落在邦马大雪山斜伸出来的一支余脉上,虽然从地理上看地处勐库西半山,却不像冰岛、大户赛、公弄那样面对着东半山,而是面朝看似近在咫尺的大户赛和更远处几乎终日被云遮雾缭的大雪山。

茶山行:勐库,在西半山深处遇见懂过

这个隐藏在西半山深处的村寨,整个村委会由外寨、以寨、坝起山、磨烈四个自然村组成。以寨是相对外寨而言的,大意是“外寨以内的寨子”的意思,这两个寨子是懂过最大的两个自然村,现在几乎已经连在了一起,所以又被成为懂过大寨,坝起山和磨烈两个自然村规模则要小不少。整个懂过的村民基本都靠茶为生,茶地合计面积近6000亩,是西半山上茶园面积最大的一个村委会,其中老茶地、新茶地面积各占一半左右。在懂过以寨,现在还保留着一片粗壮的栽培型古茶园,明证着懂过是座有着古老历史的茶山。

临近午饭,当小谢将车开进以寨的懂过继云茶厂时,李永康已在自家的茶厂里等候我们多时。60岁的李永康在懂过老一辈人里算得上是文化人,从15岁到退休,一直在西半山各村寨间教书育人,从懂过、冰岛到大户赛等等,许多村寨都有他种下的桃李。

茶山行:勐库,在西半山深处遇见懂过

吃过午饭,李永康带我们去看懂过的茶地。懂过最老的古茶园,就在继云茶厂的旁边,数量不多,但棵棵都长得粗壮繁盛。其中最大的一棵,树围超过160厘米,被懂过人尊称为“茶树王”,周围还长着七八棵树围超120厘米的古茶树。走进这片古茶园蹲下身细细观察,就会发现古茶树间基本还保持着规整的株距、行距,人工栽培的痕迹十分明显。

李永康指着茶树王对我说:“我爷爷基本上只吃这棵树上的茶,他说这棵树上的茶是懂过最好吃的。因为这棵茶树在懂过是年纪最大的,口感非常好,喝下去脖子里非常舒服,香气也留得长。张鹏第一次来懂过时,喝过这棵树上的茶后立马就说,这不是非常符合我们‘天普流香’的名称吗?”看来单株并不是现代人才玩出来的概念,至少在懂过,差不多五六十年前就有了。

这片古茶树为李永康家所有,但被张鹏承包了下来,茶园里也竖起一块“天普流香古茶园”的牌子。张鹏在懂过所承包的古茶园基地,就是在李永康家的继云茶厂被制作成毛茶的。刚满36岁的张鹏,是个厚实的河南人,来自永成。回到昆明采访他时,见我不知道永成是个什么样的地方,他有些自豪而又有些内敛地说:“永成可是刘邦斩蛇起义的地方,还是淮海战役的转折点!”

茶山行:勐库,在西半山深处遇见懂过

年纪虽轻,但张鹏早在2003年就开始做普洱茶了,并一手创办了天普流香茶业有限公司。自2006年来到懂过就喜欢上这里的茶,并从2009年开始与当地茶农租下了大片古茶园,着手打造懂过茶的名声。现在,张鹏和他的天普流香在懂过拥有650多亩古茶园,今年做了一吨半的头春茶。

谈及为什么喜欢上懂过茶时,张鹏说懂过的经纬度、生态都是比较好的,平均1760米的海拔也十分适宜出好茶,而且这里森林覆盖率高,古茶树资源也十分丰富。说到茶叶的品质,张鹏认为懂过茶的特点是叶片短宽,滋味饱满,香高味浓,苦底重但回甘快而持久;虽然甘甜协调不若冰岛、坝糯,但质量气强则要更好,所以懂过茶在勐库大叶茶中风格自成一派,存放好了还会有蜜香。

掀开懂过的面纱

看完茶树王,李永康带着我和小谢往寨子后的山上爬,边看古茶园边聊着懂过。

茶山行:勐库,在西半山深处遇见懂过

懂过的茶多,还真不是盖的。在寨子里还不怎么觉得,当跟着李永康往爬到半山腰时感触就很深了。举目望去,寨子四周的缓坡台地上,一级级一台台的几乎全部都是茶园。在这近6000亩的茶园中,有2500多亩是古茶树、大茶树,其中靠近寨子的古茶树长得高大而繁盛,山上茶园里的古茶树、大茶树则显得有些低矮和稀疏。偶尔有几棵高大的茶树矗立在其间,颇有些鹤立鸡群的感觉。而当我们仔细观察这些茶树的根基时,就会发现根基显得很粗壮,现在的树干是从树桩的一侧长出来的,明显带有被矮化过的痕迹。

李永康介绍说,早前懂过是个纯粹的拉祜族村寨,不过现在的懂过基本都是汉族人了,只有外寨还有着20来户拉祜人家居住,拉祜族成为了懂过真正的少数民族。

汉族人是道光年间才开始迁入的懂过的,所以懂过150年以上的茶树基本都是拉祜人所种,这些古茶树让懂过茶具备了不俗的品质。1904年双江县改土归流后,不断迁入的汉人在1904年至1940年间,陆陆续续种下了面积不少于2000亩的茶树,现在这些70-110年间大茶树,占到山上茶园面积的一半左右。整个懂过村委会的纯古树春茶年产量,这几年达到15吨左右。

拉祜族和汉族人先后在此用心经营,为懂过奠定了扎实的茶业基础。因为茶园多,产量大,1953年中国茶叶公司云南省分公司就在懂过设点收购。据双江县的相关档案资料记载,1954年在懂过的收购量达21413斤,1955年收茶30000斤,数字的背后反映出懂过在当时就已是一个产量很大的茶产区。而且懂过和冰岛、公弄、邦木一样,都是新中国成立后双江的第一批良种培育基地,并很快进入到云南省茶科所的视线,1980年以前懂过的茶籽作为勐库大叶种中的上品一直往外调拨。

李永康感叹说:“懂过偏远呐,要到勐库坝子去,中间隔着两条河,五六层山峦,那时通往外面的只有两条一米来宽的小路。”直到2000年,懂过才通了一条有点现代意义的毛路,不过也只能同行拖拉机。2007年,汽车才终于可以开进懂过。这种地理环境上的封闭,令懂过与外面世界慢了几个节拍,也让懂过失去了许多市场机会,以至年产茶叶上百吨的懂过,在很长的时间里并没有得到应有的名声与地位。

茶山行:勐库,在西半山深处遇见懂过

随着交通的改善,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认识懂过,促使懂过的茶价不断向上攀升。即便是在市场出现调整的2015年,懂过的第一拨春茶价格在李永康看来也很理想,古时拉祜人栽下的古树茶在每公斤380元以上,汉族人所种植的百年左右大树茶每公斤260元左右,茶王树周围那几颗古老的茶树更是卖出了每公斤上万的高价。有着“小冰岛”之称的磨烈,茶价在整个懂过是最高的,第一拨春茶价格基本在每公斤1000元以上。

不过正所谓“谷贱伤农”,让人感到有些痛心的是由于市场的调整,今年不只是懂过,许多地方的台地茶都卖不起价,也很难卖出去。李永康说,清明过后懂过的台地茶鲜叶只能卖到每公斤6-7元,而请一个采茶工每天的工钱需要100元,加上吃住每天的工钱差不多要150元,但每个工每天采的鲜叶一般不超过15公斤,鲜叶所卖到的钱还不够支付工钱。李永康叹了口气说,茶农们也是没办法的,不贴钱请工采掉头春茶的话,会影响到二三春茶叶的质量和产量……(本文写于2015年5月,文中数据为2015年数据,仅供参考)

作者:段兆顺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英格兰vs美国实时比分 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www.eagle1author.com/xueyuan/chashanchayuan/108487

(0)
上一篇 2020-03-27 08:55
下一篇 2020-03-27 11:16
中国茶文化

相关推荐

  • 云南普洱茶名山之—南糯山

    南糯山下辖三十多个村寨,多为哈尼族村寨,制茶种茶历史悠久,南糯山共有古茶园12000亩,比较集中的是:竹林寨有古茶园1200亩。半坡寨茶园4200亩,古茶园3700亩。姑娘寨有古茶园1500亩。这些寨子里,半坡老寨和姑娘寨,以及古茶树不是很多的拔玛老寨是我们比较熟悉的。

    2020-03-12
    435
  • 勐库东弄大寨历史

    勐库东弄大寨是在勐库东半山,东弄大寨有120户人家,由一个拉祜族寨、一个汉族寨组成,汉族寨有近百户人家,拉祜族寨有20多户,汉族寨与拉祜寨靠得很近,相距约100米,汉人来东弄定居只有150年左右。汉人没来东弄之前,东弄有拉祜族居住,拉祜人在汉人还没迁来时已经在东弄种茶。

    2020-03-07
    452
  • 石山茶山行

    抵达石山已是下午3点多,刚一下车,便有山风吹来,一股淡淡的茶香浸入,顿觉神清气爽,精神焕发。

    2020-03-08
    513
  • 易武“七村八寨的七村是哪七村?

    易武茶山的名头,接触过普洱茶的都知道,每年“祥源·易武斗茶会”中,当地“七村八寨”的好茶是当仁不让的主角,而其中的七村是指:麻黑村、高山村、落水洞村、曼秀村、三合社村、易比村、张家湾村。

    2020-03-21 茶山茶园
    545
  • 茶山行:“一片茶叶的故事”

    茶,一片树叶的故事。春天是茶芽的第一次绽放,也是美好之初。约一次茶山,寻一次茶香,因茶相遇,与茶为伴,成为彼此的知音。

    2020-03-22 茶山茶园
    523
  • 中国最古老的三座茶山

    大雪山正山古树茶:大雪山位于云南临沧地区双江县勐库镇。若论普洱茶,必言大叶种,“勐库大叶茶,品种称英豪”,云南双江勐库镇是云南大叶种茶的发源地。勐库大叶种茶属乔木型、特大叶类、早芽种,在茶业界享有较高的美誉度。1984年全国茶树良种审定委员会评定了第一批30个茶树良种,勐库大叶茶、勐海大叶茶、凤庆大叶茶榜上有名。

    2020-03-06
    350
  • 勐库万亩野生古茶树群落

    野生古茶树群落 1997年8月,勐库大户赛群众在勐库大雪山中上部一带发现了大面积的野生古茶树群落, 2002年12月5日—8日,由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云南大学、昆明理工大学、云南茶叶协会、 云南省临沧市茶叶协会等单位专家组成的野生古茶树考察组,深入勐库大雪山,对野生古茶树群落进行了实地考察和论证,得出了科学的鉴定意见。专家们一致认 为:“勐库大雪山的古茶树群落面积12000亩,海拔高度为2200-2750米,是目前国内外已发现的海拔最高、面积最广、密度最大、原始植被保存最完 整、抗逆性最强的世界第一野生古茶树群落。”“古茶树群落属原生自然植被,具有极为重要的科学和保存价值,是珍贵的自然遗产”。“ 其中,1号大茶树位于海拔2720m处,株高16.8m,基围3.25m(基部直径1.04m),胸围3.1m(胸径1m),树幅13.7×10.6m, 树龄千年以上”(后来又发现了一棵比1号大茶树还大的1+1号大茶树)。

    2020-03-06
    451
  • 勐库亥公村茶区历史

    沿214国道从临沧进入双江,踏上的第一块土地,看到的第一道风景便是亥公。亥公是双江的北大门,也是勐库的门头,勐库大茶区3万多亩茶园就从亥公开始铺展。亥公给人的第一感觉是又绿又润,公路两旁是宽宽的林带,透过林带可看见一笼笼竹林、一排排芭蕉林。山脚有水田,秧苗茸绿,坡上是茶园,枝叶鲜亮,山风一来,竹林摇曳,蕉叶轻垂,满沟满坡的绿,动静有致,舒目养眼。亥公山藏秀水,沟谷里总有亮汪汪的水在涌跳,村寨边可见清溪流淌。走进亥公看着它的翠色和景画心情顿时就愉悦、舒放。

    2020-03-07
    785
  • 西双版纳十二古茶山之南糯古茶山(图文详解)

    南糯山,其释名,“(产)笋酱(之地)”。茶山地理:勐海县格朗和乡,景洪至勐海公路旁,距勐海县城24公里。平均海拔1400米,年降水量1500-1750毫米。年平均气温16-18度。

    2020-03-09 茶山茶园
    798
  • 普洱茶:我在茶山行走中认识你之勐海西定章朗

    作者雨婷说:“如果静坐茶桌,我会以艺演绎茶本味。若是暴走茶山,我会淋漓记录茶源,用客观带回真实。茶艺是茶的表达。茶源是茶的根本。学茶以来,幸运的是能走遍茶山,寻得茶源。行走在茶路上。始终保持初心习茶艺,保持热情走茶山。只愿能呈现出客观的语言,真实的文字,抓心的图片。”

    2020-03-10 茶山茶园
    8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