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陶,因爱无限生辉

福建英格兰vs美国实时比分

建水这个城市历史底蕴极其醇厚,自唐以来已有1200多年的建城历史,素有“滇南邹鲁、文献名邦”的美誉。城内丰富的文物古迹星罗棋布,无数艺术创作者被此地独特的文化引来,沈尊岐便是其中之一。

紫陶,因爱无限生辉

建水这个城市历史底蕴极其醇厚,自唐以来已有1200多年的建城历史,素有“滇南邹鲁、文献名邦”的美誉。城内丰富的文物古迹星罗棋布,无数艺术创作者被此地独特的文化引来,沈尊岐便是其中之一。

他带着画笔来到此地,没想到的是,自己的笔竟会移向千年文化——建水紫陶。

沈尊岐的笔名是耕人,《说文》中记载:“耕,犁也。从耒,井声。一曰古者井田,谓从井,会意。”他取此字入名,想必是为了告诫自己,技艺是需要不断深耕、打磨的。人生更是如此,只有不断耕耘自己内心的沃土,才能在心中育出参天大树。

因茶爱器

“第一次接触紫陶是十多年前的事儿了。我是西安人,西安大唐西市开市时,全国各地的商户就会在西安聚集。因为我爱喝茶,爱茶便喜欢茶具,碰巧我就在展会上看到了建水紫陶的茶器,那一瞬间就把我吸引住了。建水紫陶无论是绘画装饰、细腻成度,还是造型,都让我爱不释手。”沈尊岐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神情,缓缓说到。

说到壶上的绘画装饰,就不得不说说沈尊岐的老本行——绘画。他并非科班出身,而是自学成才,以写意的国画见长,问及为何喜欢国画时,他说:“我上小学时就对绘画很感兴趣,写意的花鸟画寥寥几笔就显得很传神,觉得特别神奇,就跟着学上了。”

沈尊岐以墨竹为绘画的主攻方向,这就和他骨子里的君子气有关。“所谓大丈夫能屈能伸,并且做人要光明磊落、正气沛然,这两点在竹子上表现得特别充分。从国画绘画技巧的角度来看,能把墨竹写得生机勃勃且不失传统笔墨的神韵,这就能为处理其他花鸟题材提供极大助力。”沈尊岐说。

他把画墨竹当做基本功,日复一日的练习,这让他的其他花鸟作品笔墨气韵十足,形成了独属于他的书画风格。

后来沈尊岐在云南陆军讲武堂旧址举办个展,一卷力能撑天的墨竹长卷让无数人咋舌,圈子里的人赠雅号“长安一竹”。

有人说,以沈尊岐水墨写竹的功力,若去往北京吸收养分,成为一代名家对他而言应该不难,但他却选择到彩云之南进行修炼,对此,他是这样回答的:“云南的山川、人文、风物多姿多彩,每年来云南写生的国画家可谓多如过江之鲫,并且云南兼容并包、海纳百川的气度和陕西秦川帝王州的黄土文化有相当大的差异,对我的艺术创作很有启发。”

似乎沈尊岐与云南有着说不清道不明的缘分。

2007年云南抗旱,政府当即组织了云南抗旱救灾的书画义卖,30几位书画家来到云南,沈尊岐也在其间。也许奇妙的缘分就如线团一般,剪不断理还乱。

因缘启悟

机缘巧合下,沈尊岐受朋友之邀来到云南,本想着帮朋友做参谋的他,去到紫陶的故乡建水以后,毅然决然地投入到这项事业当中。

“早年我就对陶艺很感兴趣,但一直没机会尝试,后来儿子选择了陶瓷专业,在校学了四年后,又拜在景德镇陶瓷工艺美术大师徐初泽的门下,学习了三年景德镇陶瓷工艺后,我就想找个地方让孩子进行实践,加上跟云南的不解之缘,建陶就成了我的最佳选择。”

沈尊岐回忆了一下,接着说:“最关键的是,建陶独特的阴刻阳填工艺,让我修炼多年的国画功夫,继宣纸之外找到了新的用武之地。这对我来说是个全新的挑战,既充满艰辛顿挫,也充满新奇刺激。我觉得我这些年来对中国画的很多理解,在建陶的设计制作工艺中,找到一种涅槃重生的感觉。”

下定决心后的第一步,便是为工作室取名,问及“半坡陶居”这个名字的由来时,他说:“之所以取名半坡陶居,当时主要考虑致敬中华祖先们。陕西半坡文化遗址是中华陶艺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我作为一个陕西人从事陶艺,理当溯源认祖归宗。此外还有一个考量,陶艺坊所在的位置正好处于建水碗陶村的半坡上,这个名字也很应景。”

但“跨界”二字并非有决心即可,工作室的成立只是踏出了第一步。沈尊岐说:“陶居成立以后,我全身心地投入到建水紫陶的钻研中,用了几年的时间,基本摸清了建陶的装饰和工艺的门道,但在烧制方面还没有完全过关,致使呕心沥血的诸多精品往往毁于一炉。但我深知,没有哪一行技艺是不交学费就能掌握的。”

可能建水紫陶的魅力便在此处。烧窑是七分人力三分天意的活儿,虽然有着诸多不可控的因素,但每一件成功的精品背后,都凝集着某种人力天意的结合。“我一直坚持一个原则,就是绝不重复自己的某一件精品。”沈尊岐说。

沈尊岐的原则不仅是对自己的尊重,更是对创作的尊重。他深知灵感迸发时的兴奋,也明白瓶颈期时的苦闷。

“我是一个书画家,以前将梅兰竹菊画在宣纸上,现在就把四君子创作在陶上。我坚信灵感来源于生活,以雪景创作为例,我来到建水后发现,这里做雪景的人很少,而且做的不到位,我是北方人,每年冬季都在雪中度过,对雪景的理解比较深,所以就开始了雪景的艺术创作,虽然云贵川很少下雪,但此地的吊楼很美,我就以吊楼和冬天的雪结合,创作出了带着自己独特风格的作品。”

沈尊岐接着说:“偶尔我也会陷入灵感的枯竭期,这时我就背上画夹出去写生,在人杰地灵的云南,总有画不完的内容,灵感自然而然就来了。”

他就这样,在彩云之南为建水紫陶默默奉献着。他不言不语,是因为这是他选择的一份爱。

生活中总有些抉择看似难以割舍,但断舍离其实就在一瞬间,如果你坚信你的选择可以为你带来幸福,这就是对的选择。沈尊岐的选择打开了他人生中新的大门,对他而言,为热爱的事奋斗一生,无怨无悔。相信建水紫陶会因沈尊岐的热爱而无限生辉。(来源:匠魂志,图来源:说茶网图库,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侵删)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英格兰vs美国实时比分 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www.eagle1author.com/xueyuan/chaju/71642

(0)
上一篇 2019-12-22 09:53
下一篇 2019-12-22 10:08
中国茶文化

相关推荐

  • 你的这几种茶具清洗做到位了吗?

    有的人,茶喝得好,泡茶也讲究得很,但对茶具的清洗却并不在意。用完的茶具,随意地放入茶洗,甚至干脆置于一旁,等下次泡茶时再清洁。

    2019-10-09
    391
  • 紫砂壶的双气孔结构深度解剖

    首先,双气孔指的是紫砂泥的各种矿物结合面形成的气孔和粘土微小泥团内部的气孔。双气孔的产生,既有紫砂泥自身结构的原因,也和紫砂壶烧结过程中,各种矿物收缩率不同有关。

    2019-08-12
    546
  • 电窑、气窑、柴窑的差别与烧制实例

    建水因其地理优势,匠人们可以自行建窑。袁应德老家山坡上的龙窑是他1990年亲手建的,用盖土房子用的土基搭建,时不时要进行修复。烧窑的准备工作是在小心翼翼中开始的,根据最初的设计要求,最后呈现出不同质感的陶坯,有些需要装在匣钵中烧制,有些会直接入窑。工匠们要用陶土将待烧的坯体固定在陶盆中,匣钵是不能密闭的,必须要留有一定的空隙。据袁应德讲,如果不留空隙,建水紫陶所烧制的温度是不够的。

    2019-06-06
    1.9K
  • 紫砂壶神秘的妆容:包浆

    图为:包浆紫砂壶(福建白茶网茶业摄影工作室提供)

    2017-12-11
    376
  • 紫砂壶命名有何讲究?

    了解紫砂壶的人都知道,不同器型的紫砂壶有着不一样的称呼,那么紫砂壶的命名有哪些讲究呢?

    2019-07-05
    350
  • 建水紫陶白的好还是黑的好?建水紫陶的白与黑

    天狗食日,黑白不分。听说,今日凌晨在大洋彼岸有一场盛大的日全食。美国民众纷纷戴上日食眼镜,准备庄重地饱餐一顿。可恨在大洋此岸的我们,无法大饱眼福,只能靠一首“白天不懂夜的黑”聊以安慰。

    2019-02-15
    1.3K
  • 为什么你用紫砂壶泡出的茶不好喝?

    对于很多喜欢喝茶的朋友来说,必要的茶具配备已然是茶桌上不可或缺的一道风景,随着工夫茶道的盛行,茶具的忠实拥趸也越来越多,对于每一个爱喝茶的朋友,收藏几把心仪的紫砂壶更是成为茶桌前的一大乐趣;

    2020-05-07
    923
  • 茶具的“四不选”

    无器、无水、无茶泡不成茶。“器为茶之父、水为茶之母”。可见茶具对于冲泡出一杯好茶的重要作用。中国茶具发展历史超越千年,从唐代的煎茶法茶具,到宋代的点茶法茶具,再到明清的泡茶法茶具,直到现代的工夫茶具,茶具经历几次变更,逐渐形成了一门相对独立的艺术与器物学。

    2019-10-14
    390
  • 仿古壶在数百年的传承中形态迥异

    它是紫砂壶器型中家喻户晓的头号明星,也是每位制壶艺人的入门必修课。它之所以备受人们欢迎,也因为它是藏家和茶人心中的至爱。经过数百年的传承,它的造型在历代艺人的手里经历了一次次变化。

    2018-05-29 茶器茶具
    458
  • 紫砂壶需系绳吗?

    紫砂壶是喝茶必备的用具,硬而脆,不慎容易在使用或把玩紫砂壶的时候会将壶盖失手掉落。后果自然是不如人意,不是缺了口,就是裂了缝,或是干脆碎成几片。前者虽然影响美观,但却还能勉强使用,后者却是只能扫进垃圾桶,让人好不痛快。

    2019-03-26
    470